热点内容
新技术、新篇章|“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在县总医院介入肿瘤治疗中心顺利开展
更新时间:2020-01-07
浏览:5821
医疗技术|“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在县总医院介入肿瘤治疗中心顺利开展
12月30日,将乐县总医院介入肿瘤治疗中心,成功为两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
两名患者均为60多岁的老人,既往都有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病史,症状为:脾脏明显肿大、脾功能亢进伴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低。接诊的外二科医生谢世炜一听,考虑到患者病情较复杂、治疗相对困难,在和副院长郑志强及科室成员就手术方案进行讨论后决定为其施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手术。进行了一切精细的术前准备后,于12月30日,为两位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顺利,术后两患者白细胞数恢复正常,血小板指标逐步提高,近日两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高效的介入治疗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脾切除术,该技术具有耗时短、创伤小、 止血好、 保脾率高、 恢复快等优点,是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对肝硬化及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传统的方法是开腹或腹腔镜下脾切除。由于外科脾切除术减少了抗体的生成,涉及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术后凶险性感染、败血症、出血、门静脉血栓形成等。目前采取经导管动脉栓塞40%-50%脾脏,可显著改善脾功能亢进,而残余的脾组织具有免疫保护功能,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该技术以微小的创伤和较高安全性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相同的疗效,成为替代外科性脾切除术的重要方法,该手术的顺利实施,也标志着总院外科技术上新台阶。”给两位患者实施手术的医生谢世炜介绍到。新技术的运用得益于总院对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重视,谢世炜便是其中一位,他于2018年被派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进修外周血管介入,期间规范学习并掌握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适应症、手术操作及术后治疗。